白俄罗斯国家民族建筑与风俗博物馆凭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部长理事会命令于1976年12月9日建成,旨在保护并展现带有白俄罗斯户外木质结构风格的最天然传统建筑古迹。该博物馆位于风景如画的明斯克市郊区,占地151公顷,主要分布在普基奇与门卡两河的河漫滩区。
该博物馆通过举办科学基金、维护修缮、科学展览、园林景观及具备民族特点和文化教育等各式各样的主题活动来普及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白俄罗斯民间传统文化。该馆展览项目在俄罗斯(2012年)、中国(2012年)、立陶宛(2016年)、波兰(2017年)均取得成功,且多次代表博物馆在“维捷布斯克斯拉夫集市”(2010年,2017年)的国际艺术节中参展。
目前馆内有3个区域:“白俄罗斯中部”,“第聂伯河沿岸”和“泽畔区”。每个区域都展现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典型生活片段,且每个历史民族区均有特色建筑。展区包括30余个从18世纪初至20世纪初的民间建筑文物,其中包括祭礼厅(教堂、钟楼、小礼拜堂),公共建筑(公共谷仓、学校、小酒馆),生产建筑(铁匠铺、磨房)及农民庄园建筑群。建筑文物中传统内饰也得已复原保留。绿化地带和小式建筑(各式围栏、水井等)使展览区域设施更趋完备。
“白俄罗斯中部”展区具有典型的乡村居民点,建筑格局井井有条,即社会文化中心和公路两侧的庄园。社会文化中心包括18世纪末的合并教圣母帡幪教堂(位于明斯克州克列茨克区洛格诺维奇村)、1932年的学校、19世纪初的公共谷仓以及19世纪中期的小酒馆。乡村两侧排列线性结构的庄园建筑,是住宅农场建筑按照条式单元或联排式有序布置而成。
“第聂伯河沿岸”展区双向分布的乡村建筑已经破土动工。这里的封闭式庭院是民间建筑文物,通常为位于露天庭院周围矩形或方形的住房农场建筑。且住房在其中占主要位置为该区域的鲜明特点。在此结构中会设计一条从外面通向庭院及住宅的过道。农场建筑包括棚(农家存放农具)、澡堂木屋、马厩、牛舍、杂物室和储藏室(储藏粮食、食品、衣物)。它们均具有两面坡屋顶且位于庭院周围。当始建于1704年的东正教主易圣容大教堂(位于维捷布斯克州奥尔沙区巴兰村)翻新竣工时,整个街景就再一次被点亮。而荷兰式风车(位于莫吉廖夫州霍季姆斯基区齐耶伦涅茨村)于2017年向游客开放。
“泽畔区”展区以零星村落与独立庄园为代表,是该区域建筑的两种主要分布方式。18世纪建有小钟楼的教堂(位于维捷布斯克州格卢博科耶区贝莱斯村),按其结构特征属于“克列茨克”教堂型。大风车(位于明斯克州米亚杰利斯基区亚努舍夫卡村)是20世纪初的民间建筑文物,被称为“巴里特拉克”的它在白俄罗斯很是少见。一对翅膀既保证了风车可以随风向自行转动,又赋予了风车引人瞩目的外观设计。
白俄罗斯国家民族建筑与风俗博物馆的完善工作仍在继续。
文化教育规划与大型文化活动的制定实行都符合博物馆的主题氛围和展品特点。且尤其注重主题游览、互动游览、展馆活动,具体包括再现白俄罗斯民间仪式场景。在此馆内举办有关“谢肉节”、“喊春节”、“伊万库帕拉节”、“白俄婚礼习俗”以及“圣诞节”等活动已为历来传统。而“骑士时代”、航空展“飞翼节”以及在2018年迎来十周年庆典的民间音乐“卡梅尼察节”等现代化节日也都毫不逊色。在庆祝活动中,会为游客们举办传统娱乐游戏,奉上民间艺术团体的倾情演出,同时展示出售工艺品和纪念品。
博物馆还为儿童开办特别课程。他们在互动游览“小麦穗”中会兴致勃勃地听讲如何烘烤面包,同时认识土壤处理设备和家庭用具。热门的专题游览有“扎布罗茨基器具”、“白俄罗斯交通工具”、“白俄罗斯养蜂业”等。
以前经常会有一些常客在小酒馆内通宵泡吧,当地人也经常在那里庆祝节日和放松心情,而现如今博物馆的游客们也可以在此休闲放松并享受白俄罗斯的传统美食。
不管你是想要了解白俄罗斯的乡村历史,感受过去的氛围,还是简单地休息一下,在这里你都能乐在其中。